43次杀意

石井光太对凶手和被害人成长过程进行了深入取材和细致梳理,既呈现了案件的全貌,更触及了尖锐普遍的社会问题,激发人们思考一个普通而又长新的话题,就是在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上,...

43次杀意

 

内容简介

随处可见的家庭的问题,

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烦恼,

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社交圈,

为什么会发展成凄惨的杀人事件?

2015年2月20日清晨,寒风刺骨。日本川崎市多摩川的堤岸边,人们发现了上村辽太的遗体。年仅13岁的辽太全身赤裸,身上有多达43处刀伤。

辽太的失血量超过1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在彻底失去知觉前,他艰难地爬行了23.5米,试图到公路上求助,但终究没有力气爬上堤坝。

警方不久便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三人均未成年。

三名少年本是与辽太一起消磨时间的伙伴。父母离异之后,辽太跟随母亲和兄弟姐妹搬到了新城市,却难以适应新生活。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失去容身之处,转而向外部世界寻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们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圈子,想要填补彼此心中的空洞,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做些坏事——抽烟、打架、小偷小摸。

但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少年们的心中生出了杀人的念头?

作者简介

石井光太

1977年出生于东京。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小说家。关注日本国内贫困、灾害、案件等相关话题,著有《神遗弃的裸体》《绝对贫困》《遗体》《流浪儿1945—》《宣布感染》《乞讨的佛陀》《洒落在亚洲的眼泪》《恶魔之家》等。

2021年获新潮纪实奖,两次入围纪伊国书屋年度最佳图书前30名,获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日本散文家俱乐部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等多项大奖提名。

 

相关图书

赞美闲散
现代非理性主义者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强调意志而非思想和感情;美化权力;相信源自直觉的“假定”命题反对观察和归纳法的检验。
翻译的危险
本书不仅描述了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更将镜头转向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让他们的人生沉浮与使团出使交织在了一起,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
复调
然而过久地沉湎于死亡是自以为是的冒昧之举。经历过这一切以后,我只有一个经验可提供,一个关于恐惧和痛苦的小看法。
纳瓦尔宝典
致富不仅仅靠运气,幸福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积累财富和幸福生活都是我们可以且需要学习的技能。
解码生命
 本书述及超过五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科学成就,并入围英国皇家学会2015年度科学图书奖决选名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命科学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