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深处

孩子的趣味提示我所有衣服本质上都是制服,之所以好穿,是因为代表着一种潜在的角色。穿一件衣服,就是成为一种特定的人。想不想穿这件衣服,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对特定角色的认同和...

日常的深处

内容简介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为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

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物,比如住房和服饰,还有饮食。作者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把物当成主角,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作者简介

王小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杰出青年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科技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一直从事科技伦理、技术哲学研究工作。

近著有《技术意向性与现代技术治理》(2023),近编有HarmoniousTechnology:AConfucianEthicsofTechnology(2021,与Pak-HangWong合编)。在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这些工作试图超越技术工具论视角,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资源,为理解技术的本质提供新颖思路。其基本观点是,技术并不是中立的工具,任由人取舍、摆弄,技术具有意向性,能够诱导人的行为。人的种种生活意义是经由技术物的参与与建构得以展开的。

在学院工作之外,担任豆瓣时间科技伦理相关音频课程主讲人,为《新京报》《信睿周报》等报刊撰写评论与专栏文章,致力于推动科技伦理、技术哲学研究的传播。近来试图透过对“低技术”(日用物品)的诠释,来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的技术生活史。

相关图书

冷宴
复仇如烈火、像美酒、似冷宴,可它能否带来预期的甘美?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们无所顾忌地拥抱在一起,为这春光注入一股清风。那是最缠绵的一次亲昵,也是最长久的一亲昵,我的身下是温热的碱土,上面是我爱的男人,而我爱的男人上面,就是蓝天。在那个动人的缠绵的过程中,我一直看着天上的云。有一片白云连绵在一起,由东向西飘荡着,看上去就像一条天河。而我的身下,也流淌着一条河流,那是女人身下独有的一条暗河,它只为所爱的男人涌流。
第七天
我从来没有主动去和她说话,只是愉快地感受着她就在近旁的身影和气息,这是隐藏在心里的愉快,没有人会知道,她也不会知道。……我以正常的目光注视她,认真听完她的话,做出自己的回答。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可以大大方方欣赏她的美丽容貌。
我在上海开出租
没有背景,资源匮乏,每天一睁开眼便要为五斗米忙忙碌碌,就是这么一位平平无奇如同你我一般的小人物,在上海开出租的黑桃,坚持把自己作为沪漂打工人的真实日常记录下来,把对平凡众生瞬间磕磕碰碰的见证变成一个个笑中带泪的铅字,实现年少时的文学梦,成就普通打工人的极限走位,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的孩子在呼救
 孩子没有说出口的话,往往是最需要我们去倾听的,而这些看似没有说出口,其实已经由他们的行为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