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时钟与庞加莱的地图

“时间”究竟是什么?时钟如何同步?怎样绘制出精确的地图?让我们穿越回19世纪末20世纪初,探寻时间的本质,感受人类伟大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作品简介

“时间”究竟是什么?时钟如何同步?怎样绘制出精确的地图?让我们穿越回19世纪末20世纪初,探寻时间的本质,感受人类伟大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19世纪末的挑战为相对论这一巨大的理论突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现实背景。在现代科学的基石上,有两位巨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寻找答案:一位年轻的、默默无闻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正在尝试通过电报网络和火车站时钟的协调来测量时间;知名数学家、法国经度局局长——庞加莱,则正在绘制跨越大洲的时间坐标。他们都发现,要理解这个新兴的全球化世界,必须确定是否存在一个纯粹的时间,其中同时性是绝对的,时间是相对的。

哈佛大学科学史系、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领军人彼得·伽里森通过罕见的照片、被遗忘的专利和未公开的档案,为读者挖掘到新的信息,讲述了两位科学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默默地竞赛着,希望创立一种能够征服时间帝国、解开时间之谜的理论。

爱因斯坦的时钟与庞加莱的地图

彼得·伽里森(PeterGalison),美国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领军人,哈佛大学科学史系、物理系教授,相对论首屈一指的解读者;哈佛大学约瑟夫·佩里戈里诺讲席教授;“黑洞倡议”计划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物理学史。

曾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研究奖、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奖、亚伯拉罕·派斯物理学史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等。

著有《图像与逻辑》《实验是如何终结的?》《客观性》《爱因斯坦与21世纪》等著作,其中《图像与逻辑》获得美国科学史学会辉瑞奖,被评为当年科学史领域最佳图书。

相关图书

彼美淑令
一个多世纪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历史的游荡者
施特劳斯认为霍布斯的政治观念是“非理性”的,不仅施特 劳斯,大概很多人都难以理解,霍布斯何以如此死心塌地、把除了生命以外的一切都奉献给君主。到此我们就可以明白,霍布斯正是要靠君主来保性命的,其他一切自然可以在所不惜。所以《利维坦》中,不仅要求臣民对王权的无限效忠,而且丝毫找不到对暴君的担心—君主的暴政大概还能带来某种受虐的快感? 至此,我们也可以理解霍布斯著作中无所不在的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正常人都害怕死亡,但只要不是马上面临死亡,人们还是要“麻木”地继续生活。但对于霍布斯来说,他随时都感受着宗教裁判的威胁,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高尔基论前辈托尔斯泰时,曾说:“一日能与此人生活在相同的地球上,我就不是孤儿。” --余光中
无尽的玩笑
依恋是极其严肃的东西。你必须很小心地选择依恋什么。仔细选择你的狂热神殿。你想用诗意表达的悲剧爱情只是种没有精心选择的依恋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在某个地方,一定有连接我和我自身的绳结。我迟早肯定要在遥远世界中的奇妙场所同我自身不期而遇,我觉得。如果可能,希望那是个温暖的场所,若能有几罐冰镇啤酒,那自然再好不过。在那里,我是我自身,我自身是我,二者之间无任何种类的空隙。